中经评论:不辜负热爱,让演出市场继续“旺下去”

  核心观点: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,演出市场“供需两旺”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心底里的热爱。热爱是一束光,它可以照亮前行的路;热爱是一团火,它可以抚慰冰冷的心。业内各方理应珍惜人们这份满满的热爱。

  为了一首歌,奔赴一座城,成了今年很多人的选择。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大型演唱会、音乐节演出场次1137场,观演人次1145万,平均跨城观演率超过60%。

  话筒一响,黄金万两。以演唱会为代表的演出市场表现活跃,为消费市场带来新的活力。今年前三季度,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4.24万场,较去年同期增长278.76%;演出票房收入315.41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453.74%。这样的数据增长,基于供需双方“双向奔赴”的累累硕果,也是消费复苏的生动注解,更反映出人们对文化和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。

  可以说,“演出经济”已成为当下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这个“行走的GDP”,背后承载着国人的“吃住行游购娱”,其经济触角可以延伸连接到多个产业,带动周边产业产值增长。从交通食宿、旅游景区,到实体店铺甚至个体摊贩,可谓“雨露均沾”。最火的一个案例——某团体的“十年之约”演唱会为当地带来了4.16亿元的旅游收入,这样的收入哪个城市能不心动呢?

  心动不如行动。比如,南宁为了演唱会能够迅速落地,推出“一次性审批通过”的新政策;济南为了解决演唱会期间的交通需求,临时开通定制公交专线,延长地铁运营时间;海口在演唱会期间,小半个城市都打造成了歌手主题……从优化审批流程,到立体宣传包装,再到细致用心服务,各地推出一系列实实在在、周密到位的政策举措,力争使“流量经济”转化为文旅消费的“存量经济”。

  凡事都有利弊,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。首当其冲,就是广受诟病的“黄牛”炒票倒票。为此,文化和旅游部、公安部于日前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、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》,明确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,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,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%,以遏止演出市场乱象。当然,要把措施真正执行到位,不让黄牛“牛”下去,需要各方久久为功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“安全”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。《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》着重强调,要“加强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”。应当看到,大型演出活动期间,往往人员密集、安全风险点多,由此必然对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提出更高要求。对于地方有关部门来说,不论是保障公共安全,还是维护消费者权益,抑或是促进文旅消费健康发展,做好风险研判、做足活动预案,都是做大做强“演出经济”的关键所在。再次提醒,切记做到“万无一失”,因为真的会“一失万无”啊!

  当然,演出市场“供需两旺”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心底里的热爱。热爱是一束光,它可以照亮前行的路;热爱是一团火,它可以抚慰冰冷的心。业内各方理应珍惜人们这份满满的热爱,自觉主动地维护产业生态,不断完善规范市场,而不能仅仅满足于“票卖光、人坐满”的热闹。因为热爱,一定不能辜负。(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)



  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,原创评论、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#ce.cn(#改为@)。详见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。


相关文章:创新供给 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

     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wedftg.site/jj/348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