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文化出海”须有新思路新模式

  过去,我们从海外引进大量文化产品来丰富国内文化市场。这些引进的文化产品,丰富了国人的文化生活,拓宽了人们的视野。同时,一些国际知名文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,也带来全新的产业发展理念和文化服务模式。如今,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,世界渴望了解中国,中国也需要讲好自己的故事以改变外界的刻板印象。因此,在中外文化交流中,我们不仅要“引进来”,更要“走出去”。

  悠久的历史、灿烂的文化是中国文化“走出去”最大的底气。比如,北京中轴线、春节今年接连申遗成功,彰显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,也增强了我们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自信心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明白,“文化出海”与工农业产品出口不同,它侧重于精神、价值观、艺术审美以及生活方式等层面的对外传播,旨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历史传承、民族精神等深层次内容,这决定了“文化出海”不能照搬照抄工农业产品的出口方式和出口路径,而须有新思路、新模式。

  “文化出海”属于文化交流范畴,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是要促进民心相通,而促进民心相通一定要引起民众情感的共鸣。日前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的“中国·唐——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(7至10世纪)”展览,展示了大量印刻着西方人物面孔的唐代文物,引起当地观众的极大兴趣,不仅让他们看到中国艺术品的独特魅力,也让他们认识到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。所以,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展览,而是一次文化观念的交流和心灵情感的对话。

  近些年,在“文化出海”中,我们在文艺作品、文化产品选择上,越来越懂得抓住外国观众的兴趣点、关注点、兴奋点,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比如,舞剧《咏春》抓住外国民众对中国功夫的兴趣点,“穿透”文化壁垒,在伦敦演出12场,吸引近1.3万人次观演,受到英国主流媒体及观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;舞剧《西游》主打外国人比较熟悉的《西游记》IP,在巴黎演出结束后,现场掌声经久不息,深受当地观众欢迎;电影《孤注一掷》在蒙古国所有大型影院上映,电影《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》成功参加海外多个电影节,都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。

  随着中外交流的扩大,“文化出海”的主体也不断增加,其中文化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文化企业如何在“文化出海”中更好发挥作用?

  文化企业要深刻洞察海外观众的文化需求,依托新技术、新应用、新场景,持续开展跨国文化交流合作,创新“文化出海”模式。

  文化企业要努力推动中外博物馆在艺术品展览、展示以及创作方面的合作,探索跨国文化交流的有效路径。在此过程中,不仅要推动中国艺术品创作在题材、内容、形式、语态上寻求突破,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,赋予中国特色艺术语汇以国际化的表达方式,让世界能够全面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  文化企业要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。为此,不仅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群,还要构建更加科学公正的艺术品评价体系,进而推动外国文化界对中国艺术品价值的认知和认可,为海外流失文物顺利回归创造有利条件。

  文化企业要整合各方资源,实现优势互补,拓宽中国文化艺术品在海外市场的传播渠道。在这方面,保利文化与美高梅已签署《文化艺术项目总体合作协议书》,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,为中国艺术博物馆提供高品质的展览策划和艺术品展示服务。此外,双方联合打造的“保利美高梅博物馆”也于日前在澳门开馆,将架设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互鉴的桥梁。

  文化企业在推动“文化出海”过程中,还可以通过与国际知名文化机构、旅游企业等深度合作,共同策划实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项目,积极探索“文化+旅游”“文化+科技”“文化+教育”等跨界合作模式,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,实现各方共赢。在这方面,保利文化近些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。比如,多次举办“国际游学演研”活动,围绕巴黎奥运会、中澳友好交流等主题,受邀举办中法国际合唱团联排联演、青少年国际展演、悉尼新春盛典、中德国际艺术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。这些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宝贵的出国表演机会,还借力于外部合作伙伴推动中国文化“出海”,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,也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年轻艺术人才。目前来看,这种模式是成功的,为中国文化“出海”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。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wedftg.site/wh/14798.html